20岁时,偶尔在张运达老师哪里受到集邮启蒙,未想20多年后,依然邮情独钟,乐此不倦,这其间和其它集邮爱好者一样,买邮册、订邮刊、写邮文、看邮展,让周围的朋友感到既羡慕又茫然。几年前,我曾计划过组编邮集,以此捡验自己几十年的集邮生涯的成绩,虽然先前曾编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情满浙江》等邮集,但限于在市、镇展出,要求不高,无论是邮品的质量还是邮集的编组上也没有严格按邮展规则进行,说白了就是凑热闹而已。2004年,我在前辈师长的鼓励和指导下,正式着手组编《石油》专题邮集,今年有幸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浙江省集邮展览暨浙江省体育集邮展览”,并获得镀金奖,回想起来,真可谓是邮路漫漫,苦乐参半,现罗列数行,与一道在集邮路上的同仁共勉。
一、专题选定,几经揣摩。我生活、工作在农村,第一感觉就想组编农村题材的邮集,这样比较吻合自己的身份,所以我曾经设想编写如《粮食》、《农民》等邮集,再因为我们湖州是“丝绸之府”,又加上本人工作涉及丝绸行业,也想过组编《丝绸》专题,但在收集邮品时,问题就来了,一方面邮品少,二方面外国邮品更少,后来请教张老师和其它多位前辈,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个专题好多人想到过,巧妇难于无米之炊,最后只好悻悻作罢。《石油》专题,是我偶尔上网受到启发的,虽然全国有多部同名邮集,但询问专家,邮集同名不要紧,关健看构思新颖与否,故事性、可读性如何,正如同一命题作文,不同的考生写出不同的文采一样。由此我在网上查阅,其实同名邮集很多,如《帽子》、《光》、《桥》等。但最后决定组编《石油》专题,我的考虑有三点。一是石油派生产品丰富,涉及面广,相关邮品多,二是石油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世界各国都重视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是石油诞生100多年了,伴随它应该有不少早、中期邮品。符合组编专题集邮的多国性、多样性及珍罕性。
二、章节构思,数易其稿。专题确定,首当其冲的就是构思章节,既怎么讲故事,以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人称,是顺着说还是倒着讲,起先不懂,只知道章节分布要均衡,所以先拟好章节标题,然后再逐一去找邮品,实际操作中却发现有些章节邮品易得,有的难找,于是就调整章节,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味,前言是专题邮集的眼睛,虽然仅几行字,要写好写满意也难,我不至一次地向念高中的女儿讨教,这样写语法有否错误,中心是否概括。
三、邮品收集,煞费苦心。组集犹如做菜,除了好的烹饪技术,优质材料必不可少,所以收集邮品,即组集素材巧当务之急。人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怕人笑话,集邮20多年,家藏邮册数十本,可真轮到派用场时,却找不到一枚合适的,于是只好到专题集邮市场上转悠,市场上相关邮品固然不少,由于首次进场,缺乏经验,又贪图便宜,弄来的大都是近期的、内容相似的邮品,还有大量的纪念封及首日封,等初稿完成,请专家过目后才知众多邮品档次欠低,好些封只能点到为止,不可多用,可时至2009年6月,离省展会审仅二个月,所以赶紧增补中高档邮品,由于时间仓促,许多好邮品未能遂愿,我真懊悔当初在家闭门造车,为此,多交了学费不算,还积压了大量无用素材。
四、学习精典,受益匪浅。由于邮集定位是省展,一段时间我思想压力也挺大,更何况我是第一次参加省展,必须准备充分,精益求精,变压力为动力。为了给自己开阔思路,先后借来优秀专题邮集《马》、《水》学习参考,同时反复查阅了同名邮集,一防止构思撞车,二博采众长。其中最让我心仪的是上海鲍立方先生的邮集,细仔研读,从中发现此集不仅早、中期邮品丰富,变体、印样也不少,几乎每张帖片上都有好东西,而且故事性特强,从头到尾联起来就是一篇学术论文;还有思路别致,它是从石油分布地区和输送渠道讲到石油工业的兴起,然后来叙述无处不在的化工产品;再则章节处理严谨,没有跨框。《马》、《水》等优秀邮集,对我启发也大,让我受益颇深,更激发了我组集的热情和信心。
五、请教前辈,事半功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我组编邮集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深刻体会到,除了自己刻苦勤学,师长的教诲和指导,简直就是捷径,我的邮集原来最后一章叙述石油的“污染和危害”,共4张帖片,整部邮集有二框要章节跨框,我知道这在邮集处理上是要扣分的,但也没好的处理办法,后来请教林衡夫老师,他非常轻松地将后4张贴片挪到第二章(顽皮任性的我)作为一个小节(任性的我)来叙述,既帖切,又避免了跨框,这个建议让我对老一辈集邮家的邮识肃然起敬,还有一枚“女拖拉机手”邮票,他看后说自己有一枚“铭版倒印”的异体邮票,替换后整张帖片就活了。组集期间我还得到了李少华老师的指教,这些前辈的邮识,其实是我们集好爱好者的共同财富,只要你乐意问,勤奋学,他们的一言一句,都能让你如愿以偿,事半功倍。今天,《石油》专题邮集终于在2009年的省展上获奖,既然我已成功地跨出了第一步,提高邮识,组编邮集的这条路,我一定会坚实地走下去。
以上是我组骗《石油》专题邮集的点滴感受和体会,由于各人邮资邮识高低不同,平时集藏邮品专题不同,也许组编过程各有千秋,衷心地希望各位同仁指正。
原载《浙江集邮》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