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寰宇邮缘——石油专题集邮网。

方寸之间话采油

时间:2005-12-07 22:11:25作者:管理员来源:转载访问量:2140+32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邮文>>专题文章

油气田经勘探确定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后,就要进行开发生产石油,而石油的生产主要依靠钻成的井眼和井口的采油装置来完成。井口采油装置一般包括井口阀门和压力仪表,采油工人形象地称其为“采油树”。墨西哥于1975年,1981年和1992年三次发行了同一图案的井口采油装置邮票,前者二枚面值相同,均为1.9比索,以有无水印来区分⑴,后者的面值为3900比索。巴林⑵和阿尔及利亚⑶都曾发行过类似邮票,但以我国1964年发行的石油工业邮票中的“采油”那枚图案最为典型⑷。在地处高寒地区的大庆油田,还专门为采油井口装置盖上“井口房”进行防寒保温⑸。别外孟加拉国在1979年发行过一枚以采气装置为图案的邮票⑹,并于1981年加盖“SERVICE”⑺,意为“邮政公事”。

  目前全世界的采油井已超过90万口,我们根据其不同的开采方式可分为“自喷采油”和“机械采油”。

  当钻机钻遇油层后,石油象喷泉似地猛烈喷出地面的油井叫“自喷井”。我们把这种依靠地层本身能量的开采方法称作“自喷采油”。全世界每年有65%的石油是靠自喷井生产的。地下的石油为什么能够不请自来呢?这是因为覆盖在油层上面的地层给埋藏很深的石油极大的压力,当油层一经钻开,就象汽水瓶揭开了盖子,压缩气体会急骤冒出瓶口一样,石油也会随溶解气体的膨胀沿井筒上升而喷出地面。伊拉克1974年发行的石油工业国有化二周年邮票中有二枚邮票的图案就是油气自喷的象征⑻。阿塞拜疆1922年和1994年发行的爱巴托油田邮票⑼,秘鲁1931年、1936年和1937年发行的塔拉拉油田邮票⑽、⑾(后二枚图案面值相同,以不同颜色区分,分别为棕色和黑色),以及罗马尼亚1945年发行的工程师协会邮票上⑿,(同时发行有齿为淡蓝色,无齿为灰色)均采用了石油喷涌而出的壮观场面。但是邮票中的这种场面却又是我们平时很少能看到的,因为只有在对油井进行试油时才有可能出现这样壮观的场面。否则就是出现了意外情况,如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都分别给伊朗⒀和科威特⒁、⒂、⒃、⒄、造成油井井喷并引起大火。我国1976年发行的向32111英雄钻井队学习邮票⒅、⒆、⒇、(21),就再现了为扑灭在钻井过程中因强烈井喷酿成大火的英雄钻井工人。而通常自喷井的原油都是在管道中有序地生产,可以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如印度尼西亚1974年发行的石油公司17周年邮票(22),阿根廷1982年发行的发现石油75周年邮票(23)。

  当油井自喷能力下降后,就不得不借助机械能量来进行生产,我们把这种开采方法称作“机械采油”。在众多采油机械中,有杆抽油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匈牙利1963年发行的石油工业25周年邮票向我们展示了整个抽油系统(24)。其原理与抽水机一样,分为地面动力、中间传动、井下工作泵三大部分。采油工人跟据其上下运动的特征,形象地称抽油机为“磕头机”。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文莱分别于1983年发行的英联邦日邮票(25)、(26),委内瑞拉1985年发行的石油工业国有化十周年邮票(27),哥伦比亚1996年和印度尼西亚1998年发行的石油工业邮票(28)、(29),均选用游梁式抽油机作为石油工业的象征。再看阿根廷1972年为国家石油公司成立50周年而发行的邮票,其图案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驴头”吗(30)?

  为了提高石油的采收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地涌现出新的采油工艺和技术,邮票设计由于受方方面面的制约,涉及的领域还较狭窄,即使是已经发行的40余枚采油题材邮票,相对于1500多枚洋洋可观的石油来说,实在是显得太微不足道。可喜的是我们仍可以从众多的邮政用品和邮戳中捕捉找到一些专题信息来弥补邮票发行中的不足之处。可惜这些邮品不属本文的介绍范畴,我将另行撰文以飧同好。


【声明】本站所刊载的资料除了声明作者外,其他的都来自于网络,旨在促进信息传播。若有文章出现侵权,请直接告知本站,立即删除。本站原创文章谢绝转载,确实需要转载的请联系本站授权。非则属违规,本站有权保持追诉权利】

上一篇:从邮票上看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下一篇:在石油专题邮集中使用邮资机戳

专题文章本月排行

专题文章精选